第16章 腹地英语① (第1/1页)

加入书签

老北京的一般家境碰到有客人来家里吃饭,比如请客人喝小米粥时,总爱说一句“我这熬的是腹地小米”,若是吃高粱米饭,总爱说一句“我这焖的是腹地高粱米,吃着可肉头啦!”此时的“腹地”意为本地,区别口外的小米或关外的高粱,因为那些地方无霜期短,故粮食的口感没有北京或更往南方一些的粮食好吃。

说起腹地英语就是指中国腔、北京味的本地英语。关于我要说的腹地英语的故事,还是先从一个儿时听到的笑话作为引言吧。

解放前那会没有三轮车,有钱人坐的都是洋车(上海叫黄包车),老舍先生在其着作《骆驼祥子》中对洋车有着详细的描述,我在此不再赘述。拉洋车的也分三、六、九等。一种是拉散活的,有膀子力气,指哪拉哪,挣点零碎钱,交完了份子钱所剩无几,混个窝头、咸菜已实属不易;另外一种是包月拉活的,他们都略有文化,机灵劲、眼力价自是不必说,眼睛里有活,嘴皮子还特别跟得上,服务对象大多是教授、银行经理、大公司老板、有名头的舞女等,这些人按天按时上、下班,临时叫车怕耽误事,所以就按月租洋车,每天接送。包月拉洋车的人一般收入较高,如果替东家拉了大官、重要人物或赶上大的活动,还能得到点赏钱。所以包月拉洋车的人日子都过得相对安稳;最后一种是拉牌儿车的洋车夫。他们拉的洋车质量好,装潢好,宽敞、舒服、富丽堂皇,拉车的人一般都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熟悉北京的四城古迹、文玩市场、游玩杂耍、两朝典故,他们服务的对象一般是在京的或短时来京的外国人,他们经常在北京饭店外或六国饭店外等地方拉客,当局给他们这些车发一个特殊的牌照,订在车厢上,故称为牌儿车。不是牌儿车,是不可以在北京饭店、六国饭店外常驻等着拉外国人的,所以拉牌儿车的这些人是拉洋车人群中收入最高的。而外国人来北京游玩或者办事,对于语言的需求是第一位的,所以他们多付一些车钱也是乐此不疲的。由于拉散客的洋车偶尔可以在路上碰到零星的外国人,所以他们也会学着说一些“腹地英语”,挣点洋人的钱。于是就出现了:伸手叫哈喽、起步说耶斯、跺脚叫欧克、给钱说三扣、转身古德拜。话说在东四牌楼碰上一个伸手叫车的外国人,一位拉散座的急忙跑过去,上来就是一声“哈喽”,外国人说了一句洋文,拉车的什么也没听懂就赶紧回道“耶斯”,外国人一听“耶斯”就赶紧上了车,拉车的人赶忙就往前走,只听见那外国人在车上大喊“挠”,拉车的人没听懂,心想客人准是想拐弯,要不然他嚷什么呀!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章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被道德绑架了?别慌,反手绑架它 转世上神三岁半,读心救全家 季总别虐了,夫人孩子都五岁了 黑莲花重生,嘘!乖乖躺板板哦 快穿主神诱拐小奶猫 血影世界 笔友来信 撩你又不肯,我死遁后你疯什么? 小师妹天生神力,一拳就能捶破天 盗墓笔记之我以为我疯了 四大家族:禁欲大佬宠上天 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玲珑小丫鬟 每天一个帕鲁球,成为幻兽资本家 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 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 重生魔帝,我得离他们远一点 星际:穿书成炮灰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贤带我租房,一菲助我安眠! 同学们别追了,新生校花是我女友